為進一步開拓研究生國際視野,提升國際交流能力✌🏽,豐富我校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模式🏐,意昂平台於2017年7月選派了28名本碩博貫通培養的研究生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進行暑期交流學習🤧,這也是意昂平台首次組織的暑期研究生國際交流學習活動👨🏿🦲。此次海外暑期學校設置在我校長期合作的夥伴院校🦌,德國著名的柏林工業大學,暑期學校為期26天,平均每周18學時課程,總共72個學時,總計學分ECTS 5學分。我校28名研究生分別選擇了以下四門專業課程♣︎🎽:罐頭衛星——實際衛星設計;3D打印技術;智慧城市💆🏿♀️;藍色工程——建立工程師的社會與生態責任感。
課程結束的成果(左上:學生在現場準備發射衛星;右上:學生打印出來的3D模型; 左下🌦:學生在智慧城市課程上做項目匯報🛍;右下:學生在藍色工程課程中參觀汙水處理廠)
“罐頭衛星”課主要面向有一定工程基礎➡️,並希望對空間技術有深入認識的學生😍,采用理論學習加實際動手的授課方式,指導學生在一個月時間內完成挑戰性強的跨學科系統工程項目🫂。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對航天工程有系統的認識,對電子工程和軟件技術有初步了解👌,對電子技術、軟件技術和機械設計在實際中的應用有具體深刻的體會。在課程最後一天,我校學生也成功的發射了自己動手製作的衛星,並采集了數據樣本💇🏼♂️。
“3D打印”課主要由校內實驗室( 3D Labor, Institut für Mathematik, TU Berlin)學習和參觀其他3D掃描和打印研究機構兩個部分組成💇🏿♀️,期間還安排了各種專業軟件的學習和打印任務等。通過四周的學習,選擇“3D打印”課的同學可以通過自己的設計和掃描繪圖😶🌫️,成功打印出各式各樣的模型。
“智慧城市”課主要展示了柏林現階段在現代城市信息化方面已經取得的成就🥳、柏林這座城市的歷史以及未來可能會面臨的挑戰,邀請專家來分享他們對於智慧城市的看法與意見🈸,並帶領學生實地參觀柏林為智慧城市發展所開展的一系列項目與計劃。選擇這門課程的同學都參與了一個名為“Conscious Lab”的項目設計👨👦👦。同學們需要在短時間內收集相關項目背景資料,然後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最後進行團隊展示。
“藍色工程”課不同於常規的課堂授課模式,課程構成主要是由教授與學生自己主持模塊構建以及每周一到兩次的課外參觀(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垃圾分類回收廠🎐、煤礦、發電廠等)組成。在課程結束時,課堂中的每一個人都主持一個課程單元🫙,每個人也都積極參與到別人的課程單元中🧒🏼,既鍛煉了大家的協調溝通能力,又讓學生有所思考和表達👨🏼🌾。
開設暑期學校是國際一流大學的通行做法。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時間🙎♂️,讓研究生體驗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交換想法、溝通感情🫣,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通過暑期學校期間的鍛煉和觀察🏦,我校學生在實踐環節與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表現出很好的素質與能力📏。此次海外暑期學校的舉辦,為我校研究生國際化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也為意昂官网進行雙一流大學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
(審核✏️:王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