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學位與學部- 學術精英榜- 學會優博優碩

北理工3篇博士論文獲2015年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近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公布2015年度“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我校姜瀾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王聰的學位論文《基於電子動態調控的超快激光微納製造新方法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及其驗證》🕕🔇、王曉力教授指導的博士生張小青的學位論文《微渦輪發動機氣體軸承-轉子系統非線性動力學研究》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中國自動化學會公布2015年度“CAA(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𓀗,我校夏元清教授指導的博士生路坤鋒的學位論文《空間飛行器姿態復合控製方法研究》獲得“CAA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特向姜瀾教授𓀕、王曉力教授、夏元清教授、王聰博士⛹🏼‍♀️、張小青博士🏋🏼、路坤鋒表示祝賀🤦🏻,並希望全校廣大師生以此為榜樣,堅持科學嚴謹的學風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再接再厲🥔♦️,取得更多優異成績。

 

 

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使命,在“雙一流”建設中👷🏻‍♂️,學校將推進研究生培養“666”工程(6個質量水平提升工程、6類標誌成果培育工程🧑🏿‍⚕️、6套保障體系建設工程),大力倡導科學嚴謹的學風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引導導師、研究生瞄準國際前沿、國家急需的熱點問題和交叉學科,積極開展科學研究,進一步加大研究生學位論文指導與質量監控,推動學校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附:近五年獲得國家、省部級及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生導師簡介

1. 趙躍進教授簡介

 

 

教授,“精密光電測試儀器及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光電教學實驗”工信部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理事,中國兵工學會理事🪟,中國兵工學會光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總幹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及系統集成技術分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基於MEMS的紅外成像技術、THz成像與光譜技術➝、人體生理參數的光學檢測方法、空間光學技術和智能光電儀器設計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或會議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260多篇被SCI、EI收錄)🧛🏻‍♀️🐚,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已授權10余項。先後被評為學校師德標兵和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

所指導研究生張亮亮的博士學位論文《太赫茲波位相成像》獲得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 匡鏡明教授簡介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被評為國家教育部和人事部“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國家人事部“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人事部和國防科工委“全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先進工作者”,2002年獲俄羅斯薩馬拉航空航天大學“榮譽博士”🏌🏼‍♂️;2003年獲美國史蒂文斯大學“榮譽博士”💁🏻‍♀️;2004年獲英國西英格蘭大學“名譽教授”;長期致力於無線通信及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主持承擔了30多項國際合作及國家級科研項目🫓,獲得多項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匡鏡明教授已出版專著兩部,發表論文280余篇,指導培養了出站博士後3人,畢業博士生62名,碩士生82人👨🏿‍🔧。

所指導研究生武楠的博士學位論文《多模式衛星接收機中的同步技術研究》獲得2013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3. 楊樹興教授簡介

 

 

教授,長期從事陸軍遠程火箭武器系統研究🦸‍♀️,先後擔任6項重點裝備和軍貿型號的總設計師🧒🏻,為陸軍遠程火箭武器完成從無控到初始段有控🛷、從初始段有控到全程精確製導兩次技術跨越“做出了決定性貢獻”。先後承擔“973技術首席”、“86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國防發明專利授權30項;出版著作1部🏄🏿‍♂️🧑🏽‍⚖️,發表論文17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24篇、被SCI和CNKI他引合計逾550次。現任中國兵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航空學會理事、《航空學報》副主編等社會兼職。

所指導研究生熊芬芬的博士學位論文《不確定性條件下的層次系統多學科設計優化研究》獲得2011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4.夏元清教授簡介: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動化專家評審組成員,任國際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編委、《自動化學報》編委等刊物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多源信息復雜系統的信息處理與控製、飛行器控製、無人移動平臺協同控製、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協同控製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170余篇🛌🏼,出版英文專著8部,中英文教材3部,2014⛑️、2015連續兩年入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2015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一)。

所指導研究生張金會的學位論文《離散時間網絡化控製系統的分析與綜合》獲得2012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所指導研究生路坤鋒的學位論文《空間飛行器姿態復合控製方法研究》獲得2015年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5.王湧天教授簡介:

 

 

  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光學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科技部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國際標準組織(ISO)有關標準製定專家組成員🧩,國際工程光學學會(SPIE)、美國光學學會(OSA)和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Fellow等職。長期在技術光學和虛擬現實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學系統設計和CAD👳‍♂️、新型三維顯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醫學圖像處理等方面。2006年成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01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成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出版專著1部,教材2部,指導的博士生先後在2006年和2011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其提名獎👧📱,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各一項。

  所指導研究生程德文的學位論文《自由曲面光學系統設計方法及其在頭盔顯示技術中的應用研究》獲得2013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6.陳傑教授簡介🫦⏪:

 

 

教授,長期從事控製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動態環境下復雜系統的多指標優化與多目標決策及其控製等研究領域內進行了深入研究,近年來,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授權發明專利60多項和軟件著作權3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0余篇,出版專著2本、譯著1本、教材1本👐🏻。200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1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2年獲批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2013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01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所指導研究生辛斌的學位論文《智能優化的探索-開發權衡與搜索空間壓縮理論及方法研究》獲得2013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4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7.安建平教授簡介🛞:

 

 

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曾獲教育部首屆“優秀青年教師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任中國青年科協委員,總裝“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專家委員會專家等職務🤷🏿‍♂️。主要從事衛星與空間通信、無線寬帶通信與網絡、空間信號處理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了國家863計劃、載人航天國家重大專項、 “探索一代”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民用航天等30余項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排名1)🙍🏿‍♂️、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排名1),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排名1)🧑🏿‍🎓;近5年來發表SCI/EI學術論文100余篇,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4項👃🧑🏼‍🤝‍🧑🏼,出版譯著1部。

所指導研究生王帥的學位論文《長碼、帶限MC-DS-CDMA系統的信道估計與多用戶檢測》獲得2013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8.孫逢春教授簡介⛳️👉🏼:

 

 

教授,長期致力於電動車輛總體理論與現代設計方法、電動車輛整車結構🙍🏽、系統集成與動力系統理論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和工程應用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1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以及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等多項榮譽🧑‍🎓,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16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出版專著6本。擔任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北京市“科技奧運”電動汽車開發、產業化及示範運行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市政府顧問👩🏻‍🏭,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等。

所指導研究生胡曉松的學位論文《電動車輛鋰離子電池模型辨識、優化與狀態估計》獲得2013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9.徐春廣教授簡介:

 

 

教授,任先進加工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和檢測與控製研究所所長,兼任東京工業大學兼職研究員、韓國國立釜山大學兼職教授、世界無損評估中心聯盟委員(WFNDEC)🤦🏿‍♂️、國際聲發射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主要從事殘余應力超聲無損檢測與調控、超聲顯微檢測理論和技術、機械手無損檢測理論和技術、陣列超聲與層析檢測理論和技術等研究工作👨🏻‍🦽。曾獲得全國上銀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北京市教學基本比賽一等獎🫄🏻、國防科技發明二等獎🚵🦩、兵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教學和科研獎勵➛、以及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新世紀人才計劃項目和國家重大重點項目的資助。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多項。

所指導研究生許寒暉的學位論文《復合板超聲導波檢測理論與技術》獲得2011年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

   10.賈雲得教授簡介🧛‍♂️:

 

 

教授🫳,中國圖像圖形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人機交互和機器智能🧑🏻‍🏫🧚‍♀️;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技術發明二等獎😭、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三等獎🧝🏽‍♂️、 兵器科學技術二等獎各一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SCI期刊論文55篇;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獲得微軟學者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𓀓、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等🏢,多位同學獲得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所指導研究生吳心筱的學位論文《圖像序列中人的姿態估計與動作識別》獲得2012年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11.姜瀾教授簡介:

 

 

教授🛟,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主題專家等🤪。主要從事激光微納製造領域的科研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科技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和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共發表SCI檢索論文180篇🧑‍🧒‍🧒,影響因子2以上118篇👷🏿‍♀️,影響因子12以上11篇。獲批發明專利17項(其中第一發明人16項👨🏿‍🦰,第二發明人1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北京青年五四獎章”🦉。

所指導研究生李本業的學位論文《新型光纖傳感器的飛秒激光製作及其替代方法研究》獲得2014年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所指導研究生王聰的學位論文《基於電子動態調控的超快激光微納製造新方法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及其驗證》獲得2015年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

   12.王曉力教授簡介:

 

 

教授👨‍🦯☘️,主要從事微/納機電系統設計及製造、微/納摩擦學、軸承-轉子動力學以及黏著接觸力學等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4項以及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中科院科學專著出版基金等多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在SCI收錄的Top期刊論文多篇。2004年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二等獎;2005及2014年獲意昂官网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 2015年獲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及第七、八💁🏽‍♂️、九屆全國潤滑脂協會優秀論文獎🎄,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擔任教育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摩擦學學會理事♎️🦀、全國氣體潤滑專業委員會委員👩🏻‍🦰、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工業與環境流體力學專業組成員等。

所指導研究生張小青的學位論文《微渦輪發動機氣體軸承-轉子系統非線性動力學研究》獲得2015年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


 

 

 

 

 

 

意昂平台专业提供🤷🏿‍♀️:意昂平台意昂意昂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平台欢迎您。 意昂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