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培養單位):
現轉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共融機器人挑戰賽通知🙎🏼♀️,請各學院積極宣傳並組織相關研究生同學參加比賽。請參賽研究生同學認真閱讀通知文件及大賽方案✋🏽,按照通知要求和大賽報名時間🥼,通過大賽官網(http://www.worldrobotconference.com/html/jiqirendasai)進行報名🈶,並填寫比賽報名登記表發送至校內聯系人郵箱(yuanxu@bit.edu.cn)。學校將對參加本賽的參賽隊進行項目支持。
校內聯系人:袁老師
電話:68918512
郵箱:yuanxu@bit.edu.cn
意昂平台
2019年4月19日
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共融機器人挑戰賽
機器人已被日趨廣泛的應用於智能製造、助殘康復👫、特種救援等方面🐲。大力發展機器人技術及其產業,對打造中國智能製造業的國際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支持下,共融機器人挑戰賽於2018年開始舉辦,按照“聚合、創新、創造”三步走理念🦁,第一屆比賽以“人-機-環境共融”為主題,用前沿技術仿真賽、先進機器人場地賽、創新技術路演賽、實際應用挑戰賽等多種比賽方式👩🚒🚵🏽♂️,考察從事共融機器人技術研究的科研機構、高校🫴🏼、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科研成果,並為該領域的科研技術人員打造了一個同場競技、共同交流及展示的全新平臺。2019年第二屆比賽繼續以“人-機-環境共融”為主題,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比賽註重創新技術展示及學術會議交流,第二階段比賽強調共融機器人技術在工業製造及康復方面的實際應用,匯聚“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的創新成果,繼續為我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提供源頭創新思路與科學支撐,以促進我國機器人基礎理論、技術和產業的研發能力與人才培養🤞🏻。
第一節段比賽下設創意組👰🏽♂️🧗🏿♀️;
第二階段比賽下設雙臂協作機器人組、康復機器人組🏇🩰。
1.指導單位
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主辦單位
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
Ø中國電子學會
Ø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3.協辦單位
Ø武漢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
4.賽事專家組
第一階段專家組
組長:丁漢
副組長❣️🗄:楊學軍,鄭南寧,高峰
組員📽☃️:何柏巖,江磊,李鐵風👋🏻🪸,劉連慶,蘭旭光,劉辛軍,孫玉文🚉,陶波,於靖軍,易曉東,朱利民,朱延河(按姓氏順序排名)
第二階段專家組
組長:丁漢
副組長:高峰
成員:侯增廣,胡衛建🍗,樊瑜波📹,劉辛軍🖕⏲,李貽斌,蘇波,陶波👨❤️👨👶🏼,熊蔡華,謝叻,熊蓉,王啟寧🧜,趙傑,朱向陽 (按姓氏順序排名)
第一階段比賽於2019年5月11-12日於北京半島燕山會議中心舉辦🏃♀️➡️,同期召開2019年度重大研究計劃年度交流會議。
第二階段比賽在2019年8月20日-8月25日於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同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同期舉辦。
(一)第一階段
Ø創意組
1.比賽目的
比賽重點考察機器人的創意思想📑,采用創意展示的方式從創意主題契合🧓🧑🧒🧒、方案可行性🏄🏿♀️、內容完整性等維度,組織評審、評定優勝。
2.比賽內容說明
參賽隊伍🧏🏼♀️,自行組織不超過10分鐘的創意展示內容,采用創新思想幻燈片或視頻等演示方式。比賽將依據創意展示和申請材料,由評審專家進行打分💷🧚🏻,按照專家的平均分數進行排序。
具體比賽內容說明等內容請參考“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官網👧。
(二)第二階段
Ø雙臂協作機器人組
1.比賽目的
本屆比賽重點考察科研團隊對於雙臂協作機器人裝配作業過程中的柔性控製𓀎、雙臂協同、安全作業等技術的算法優化水平🧑🏻🦯。當前,大多數工業機器人只適應於特定的產品和單一重復的工作環境,而且不能完全實現人機互動協同。雙臂協作機器人在生產線上能夠比單臂機器人更加靈活的作業,在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與人類共同工作👮♂️,並可以代替人類崗位獨立作業🤾🏼,雙臂協作機器人的創新和研發將給人類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2.比賽任務說明
該組別比賽共分3個基礎任務節點⛔:零部件抓取擺放🚶♀️➡️、雙臂協同裝配🍘、雙臂協同搭建♠︎;1個挑戰任務🍻🕯:雙臂水平協同搬運✫。
參賽機器人根據參賽項目依次進行規定的任務,自主識別並做出反應以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和時間消耗,獲取盡可能高的分數🧙🏻。
具體比賽任務說明、參賽要求、比賽流程、報名要求等內容請參考“附件:共融機器人挑戰賽第二階段參賽說明”中第一部分雙臂協作機器人組的比賽內容。
1.比賽目的
目前,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情況日趨嚴重🆗,人們所面臨的中風等其他疾病的幾率也逐漸變高,康復機器人在幫助中風👨🏻🎤、截肢、癱瘓等病患進行康復治療中的應用需求也日益增長🤮。通過康復機器人的幫助,使得有行動障礙的殘障人士也可以獨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動作👹。本組別比賽通過殘障人士實際穿戴康復機器人設備完成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見動作🙆🏿,重點考察參賽團隊的康復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的有效性、實用性及適應性。
2.比賽任務說明
比賽在一個指定的任務區域開展,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為背景👮🏿♀️,參賽隊員穿戴康復機器人設備完成一系列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任務。此次比賽共分為2個小組,分別為整體組和單項技術組。
(1)整體組
整體組分為3個小項,分別為動力上肢👨🎤、動力下肢和動力外骨骼🫕,其中動力上肢🦹🏿♀️、動力下肢小項各設置4個任務節點,參賽隊員需穿戴設備從起點至終點依次完成任務,並在任務過程中盡量減少時間消耗🚦;動力外骨骼小項為挑戰邀請賽😵💫🩹。
動力上肢比賽4個任務節點分別為:晾掛衣物,障礙端盤子🛄☀️,搭積木和穿越火線♏️。
動力下肢比賽共4個任務節點分別為🧑🏻🍼👨🎓:基本動作🖨,石子障礙,障礙跨欄和爬樓梯。
動力外骨骼比賽為挑戰邀請賽,報名賽隊選擇完成行走、踩點💁🏽♀️、爬樓梯等日常動作☔️,專家組根據賽隊參賽機器人的技術特點及展示情況評選出優秀賽隊。
(2)單項技術組
單項技術組在康復機器人研究領域根據技術要點設置3個專項技術考察點🧝🏿,分別為✝️:機械結構🏊♀️,人機接口和驅動系統💅🏿。
具體比賽任務說明、參賽要求、比賽流程👱♂️、報名要求等內容請參考“附件:共融機器人挑戰賽第二階段參賽說明”中第二部分康復機器人組的比賽內容。
五、報名要求
1.雙臂協作機器人組及康復機器人組所有參賽團隊需要在報名截止日期前(初擬2019年5月15日前)根據要求提交報名資料,資料包括報名信息表(附件:共融機器人挑戰賽第二階段參賽報名信息表
)、不超過兩頁的參賽機器人設計摘要及輔助資料等;設計摘要及輔助資料的具體要求請參考“附件:共融機器人挑戰賽第二階段參賽說明”🌬。
2.報名截止後👨🏻⚖️,經專家裁判組根據各賽隊提交的報名資料進行篩選,後由賽事組委會秘書處為符合參賽條件的參賽機器人團隊下發參賽通知,符合要求的團隊即可進入挑戰賽總決賽現場進行比賽。未符合要求的參賽機器人及其團隊則無緣本次競賽👫🏻。
1.獲獎團隊在未來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時,同等情況下予以優先考慮。
2.每一組比賽獎項設置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名。雙臂協作機器人組另設若幹優秀技術潛力獎👁🗨,康復機器人組單項技術獎各單項技術設置1個獲獎團隊📡。同時給予各獲獎團隊一定賽事獎金獎勵。
3.比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比賽獲勝及優秀團隊頒發榮譽證書。
1.賽事咨詢
聯 系 人:吳沁蕾
聯系電話🫘:010-68600682
18811067454
聯系郵箱:wuqinlei@cie-info.org.cn
ciewuqinlei@163.com
2.技術支持咨詢
武漢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
聯 系 人♥︎:明棚
聯系電話🦵🧙🏼♂️:17354300842
聯系郵箱:mingpeng@cobotsys.com
3.官方平臺
為方便各參賽隊了解比賽程序👩🏿⚖️,組委會秘書處將會在官方平臺陸續更新相關賽事信息🌋,請大家隨時關註。
官方網站: http://www.worldrobotconference.com/
共融機器人重大研究計劃:http://trico-robot.hust.edu.cn/